-
苏州市吴江区外贸进出口持续稳健提升
2021年,苏州市吴江区积极推动招商引资政策,外贸进出口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。全区进出口总值达1388.1亿元,同比增长12.8%,出口与进口均实现双位数提升。欧洲联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地位巩固,招商引资成效为经济注入新动能,凸显吴江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。 (一)对外贸易整体表现稳健 2021年,苏州市吴江区外贸进出口保持积极态势,在前十个月累计实现总值1388.1亿元,展现出明显增长趋势。这一成果归功于苏州市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,包括简化海关流程和强化数字化通关等政策支持。区域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发挥,尤其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。总体来看,外向型经济结构趋于稳定,外部需求支撑了增长基础。招商引资作为关键驱动因素,吸引了多国企业投资设厂,促进贸易往来增强。苏州市吴江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带动下,正成为进出口业务的重要节点。 (二)出口和进口均衡发展 出口方面呈现较快提升,总额1026亿元,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回升;进口同步增长,达到362.1亿元,部分得益于原材料和设备引进的便利化措施。苏州市吴江区在出口产品结构中,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制成品占比上升,体现产业升级效应。进口方面,高端设备和关键元器件增多,凸显本地企业生产能力升级需求。这得益于招商引资政策的精准导向,苏州市通过外资项目引入,平衡了内外市场协同发展。尽管面临国际供应链波动,但区域贸易韧性明显增强。 (三)主要贸易伙伴格局稳固 欧洲联盟作为最大伙伴,进出口额大幅提高,显示出双边合作深化;东南亚国家联盟、日本和韩国等地区贸易额同样提升,这四个市场共占苏州市吴江区总值的近半份额。欧洲联盟的突出表现部分源于中欧投资协定的积极影响,以及苏州市吴江区的区位优势促进了运输便利化。东南亚国家联盟贸易额上升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相关,日本和韩国则反映消费电子类产品需求恢复。整体上,全球化布局持续扩展,招商引资强化了多边关系稳定性。 (四)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在苏州市吴江区外贸增长中发挥核心作用,江苏省和苏州市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措施,如减免税负和建立自由区政策,有效吸引了外资企业落地。数据显示,外国直接投资稳步增加,集中在半导体、新能源等高成长产业,这与进出口商品的多元化趋势一致。苏州市吴江区通过国际合作招商会等平台,构建了开放型经济体系。这些努力不仅提振了外贸量值,还带动了就业和创新能力提升。长远看,招商引资将继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。 (五)区域优势和未来前景 苏州市吴江区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,毗邻上海市,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强化了进出口物流效率。产业链完整性是其竞争优势,包括纺织服装、电子设备等传统与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。2021年,苏州市吴江区面临国际环境变化挑战,但通过本地化生产和研发创新,保持了进出口稳健轨迹。招商引资政策将持续聚焦于吸引全球500强企业,推动贸易结构升级。展望未来,苏州市吴江区需进一步加强数字贸易和绿色发展领域,以巩固在江苏省外贸版图的引领地位。
2025-06-30
-
【2022年吴江区招商】苏州吴江开发区 32 个崇本人才项目集中签约 23.78 亿元投资激活创新引擎
苏州吴江开发区 32 个崇本人才项目集中签约 23.78 亿元投资激活创新引擎 苏州吴江开发区举行 2022 年首批崇本人才项目集中签约仪式,32 个高端人才项目落户,总投资 23.78 亿元,涵盖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,为开发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项目亮点:前沿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此次签约的 BESS 储能项目聚焦储能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,掌握电芯、设备、储能系统等核心技术,总投资 10 亿元,预计 2022 年 3 月底投产 1GW 产能产线,达产后三年产值达 6.8 亿元。该项目的落地,将助力吴江开发区构建 "新能源研发 — 生产 — 应用" 产业链,抢占储能产业制高点。 集成电路设计封测项目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及一站式供应服务,计划三年内投资 1.55 亿元,实现产值 2 亿元,达产后年产能将增至 10 亿元,净利润 3 亿元,纳税 3500 万元。项目团队由海外归国博士领衔,核心技术填补国内高端芯片封测领域空白。 二、政策加持: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吴江开发区以 "崇本人才计划" 为核心,构建 "引才 — 育才 — 用才 — 留才" 全链条政策体系。对签约的人才项目,给予最高 500 万元的落户奖励,按项目投资进度分阶段兑现;对入选国家级、省级人才计划的团队,给予 1:1 配套奖励。 在载体支撑方面,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 家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3 个,其中集成电路测试中心可提供全流程检测服务,年服务企业超 100 家次。人才生活保障上,为高层次人才提供 "人才码" 服务,涵盖子女入学、医疗绿色通道、购房补贴等 20 项权益,累计服务人才超 3000 人次。 三、产业生态:打造创新要素集聚高地 吴江开发区作为苏州工业经济的重要板块,已形成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集群,2021 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3200 亿元。此次签约的 32 个项目,与现有产业形成强协同效应,例如生物医药项目可对接开发区内博众医疗、康联药业等龙头企业,形成研发 — 生产 — 销售一体化链条。 据《吴江开发区 "十四五" 人才发展规划》显示,截至 2021 年底,全区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86 个,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20 家,人才贡献率达 42%。规划明确,到 2025 年,将引进培育 100 个领军人才项目,建成国家级人才平台 5 个,打造长三角人才创新高地。
2022-03-15
-
【2022年吴江区招商】吴江汾湖 "双招双引" 精准发力 跨部门协同破解项目落地难题
吴江汾湖 "双招双引" 精准发力 跨部门协同破解项目落地难题 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围绕重点项目招引召开现场推进会,聚焦资源规划、人才招引、资金保障等关键环节,推动跨部门协同作战,力促重大项目早日落地见效。此次会议标志着汾湖高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,以 "双招双引" 为抓手,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心。 一、顶层设计:建立 "指挥部 + 专班" 推进机制 汾湖高新区成立先行启动区项目招引指挥部,由高新区领导牵头,统筹发改、工信、资规、人才办等部门力量,形成 "每周一碰头、每月一调度" 的工作机制。2022 年,指挥部梳理出重点意向项目 35 个,涵盖高端装备、数字经济、生物医药等领域,总投资超 200 亿元。 针对每个重点项目,实行 "一个项目、一个专班、一套方案" 的全周期服务。例如,某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因用地指标紧张推进受阻,指挥部协调资规部门通过存量土地盘活、用地指标调剂等方式,2 个月内解决 300 亩用地需求,确保项目按时签约。 二、要素保障:破解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瓶颈 在土地供给方面,汾湖高新区实施 "腾笼换鸟" 专项行动,2021 年累计盘活低效用地 1200 亩,其中 600 亩用于保障招引项目落地。同时,推行 "标准地 + 弹性年限" 供地模式,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,给予最高 50% 的土地出让金优惠。 资金保障上,设立 10 亿元产业引导基金,采用 "财政出资 + 社会资本参与" 模式,重点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。2022 年一季度,基金已投资项目 8 个,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 15 亿元。人才政策方面,出台《汾湖高新区人才新政 20 条》,对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 2000 万元项目资助,配套建设人才公寓 500 套。 三、区域协同:深化长三角产业协作 汾湖高新区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平台,与上海青浦、浙江嘉善建立 "产业地图共享、项目信息互通、招商资源互补" 机制。2022 年,联合举办长三角产业创新峰会,签约跨区域合作项目 12 个,其中与上海某高校合作的研发中心项目,将在汾湖设立中试基地,预计年转化科技成果 5 项。 此外,建立跨省政务服务 "一网通办" 窗口,实现企业设立、纳税申报等 300 余项事项异地办理。数据显示,2021 年汾湖高新区引进上海等地转移项目 28 个,占新签约项目的 45%,长三角产业协同效应显著。
2022-03-15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